对话余淼杰:今年全球通胀处在可控的水平,预计在3%左右
出品 | 搜狐商学院
编辑 | 郑青春
对话余淼杰:补贴企业比消费者更重要;外贸和投资仍是拉动经济的最重要动力
疫情持续下,全球不少国家都陷入了“涨涨涨”的困境。从水电煤到日用品,从油价到房价,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乎无一不在涨价。世界银行最新报告称,全球通胀已处于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全球通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今年通货膨胀的形势?对此,搜狐财经《致知100人》对话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北大博雅特聘教授余淼杰。
余淼杰表示,这两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国家,特别是欧美发达经济体都在采取宽松财政货币政策,力求把经济从疫情的负面影响中拉出来。再加上一些国家采取发放消费券,直接发钱等方式,就使得流动性特别充裕,大家的购买需求就会上涨。
他指出,从供给看,受到疫情的影响,很多供应链不畅,供应链受到冲击。有一些国家是停产,或者是暂时有些企业关闭,导致供给受到一定冲击。再从具体的行业上或者产品上看,石油原油的价格也居高不下,意味着生产成本就会上升,那供给相对就会减少。
“所以一方面需求强劲,另外一方面供给不足,导致通胀,在2020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同时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他们也意识到问题的严峻,美联储他们也开始考虑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采取加息等政策。说明了今年的通胀还是处在一个可控的水平。”余淼杰说。
他估计今年全球通胀大概是在3%左右。不同经济体的表现力度不一样,欧盟区可能比美国会更大一点。从国内看,中国的通胀倒不是主要的问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 观点评论
>更多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热门推荐
酷图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