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阳淮河岸边有个“大葱村” 已经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之一
“蔡庄村自古就有种植大葱的历史,种葱养活了一代又一代淮河岸边的蔡庄人,近年来,村民种葱的热情一年比一年高涨。”日前,正阳县大林镇蔡庄村村委副主任陈少权看着上千亩一望无际的大葱说。
村民收获大葱
村民收获大葱
“蔡庄村历来就有种植大葱的传统,听我奶奶说,老几代人都种植大葱,至少也有三四百年的历史了。”57岁的陈少权说,蔡庄村也因此成了远近闻名的“大葱村”。目前,全村有上千亩的田地种植大葱,让村民年年收入颇丰。
在陈少权的指引下,站在蔡庄村头,放眼望去田地里都种满大葱,冬日的大葱田园里与周围落叶的树木、枯萎的草地对比,更显得青翠欲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葱香味,一畦畦整齐的大葱收获在即。
“我今年种了3亩葱,卖了一万五千块。”陈少权拔起一大撮大葱高兴地说,今年大葱价钱不太好,但是还是比种普通庄稼收入高。
“大葱一年可种植两到三茬。”陈少权说,他由于忙村里的工作,一年只种植两茬,家里人手多的都种植三茬。
“我从记事时家里就种植大葱,一种就是几十年。”刚刚卖完葱回到地里的村民陈文有说,他种植大葱最多的一年是2008年,种了6亩多,天天卖葱数钱,那才叫高兴呢!村民对种植大葱有着特殊的感情,大葱也成为蔡庄村的特色产业。
“你想想一亩地能产五六千斤大葱,价钱好时,一亩地收入上万块。”陈少权笑着说,村民靠种植大葱鼓起来钱袋子,村里很多人卖完大葱盖新房、买轿车。
“说实话,今年大葱价格不好,一斤大葱才卖几毛钱,但也有高的时候”。村民潘振峰说,干啥事没风险?农产品市场价格涨涨落落是正常现象。
“不管怎样?我还是对种葱有信心的。”陈少权说,经过这么多年历练,村民对市场价格波动已经习以为常,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特色农业,他们会一直种下去。
“大葱是村里的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村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之一。”陈少权说,蔡庄村之所以发展大葱产业,主要是因为蔡庄村紧靠淮河岸边,村里田地多为沙质土壤,适合种葱,且水源充足,遇到连阴天容易沥水。
“村民们就是这样,看到有哪位乡邻年年种葱收入不错,大家不用宣传都会‘跟风’种起来。”陈少权说,但变化无常的市场,如果大葱突然有一天卖不出去了,或者说价钱很低,那不就抓了瞎,不是苦了村民了。
单打独斗不如抱团发展。陈少权说,村民也希望镇里和村里商议,并结合村实际,成立专业合作社,让蔡庄村的大葱注册商标,贴上“标签”名声更大,效益更高。(记者杨晓实习生骆万华通讯员李玉荣)
-
无相关信息